2011年8月5日星期五

国际导演拍北京,英国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信念的力量》


这是英国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为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拍摄的短片《信念的力量》。"国际导演拍北京"系列共有五部,《信念的力量》为其中之一。
该短片视角很独特。短片的背景配乐堪称一绝,配乐和运动、影片节律咬合的恰到何处。虽然短片切入点很小,但非常具有震撼力。短片围绕“信念的力量”讲述了一个很有生命弹性和人情味的中国故事。

影片来源

*背景*
片名:《信念的力量》
特色:圆梦北京
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来自英国,曾当过运动员)
故事情节:古德里奇用蒙太奇手法表现了北京这座城市因奥运而生的那些有力细节。
1908年,一位年轻记者在烛光下踌躇满志地写道:“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可以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赛,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比赛。1984年,中国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光荣地捧回了15枚金牌。2008年,中国将实现这个百年的奥运梦想———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在世界各项赛事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还涌现出许多像邓亚萍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在他们身后,更有许多新生力量,他们是中国的明天和希望,这座奥运之城的未来正担在他们肩上。
导演自评:“北京是一座非常精彩的城市,既古典又现代,我在其中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因奥运而生的那些有力的细节,能看到人们对运动所呈现出的那种无限热情。因此,我将把北京和运动结合起来,拍摄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影片。因为体育是充满热情的,也是令人非常激动的,就像北京本身一样。”

2011年8月4日星期四

北京:等级森严讲究上下尊卑的官本位城市

北京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已经升官发财的和渴望升官发财的。对于那些已经升官发财的人,从他们的举止言谈就可以看出来。在单位他们颐指气使,在马路上昂首挺胸,在工作上傲视群雄。中国特有的资源配置方式,让北京的官员哪怕是国务院一个办事机构的处长都拥有资源的分配权。在北京如果升官发财,就意味着拥有了指挥别人的权利;如果没有升官发财,那么,就会主动地扮演奴才,千方百计地讨好掌握权力的人,以便早日升官发财。
政治化的城市
北京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化城市,普通北京市民已经被边缘化或者被政治化。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都能从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样的城市非常讲究等极格局,彼此的关系只能是尊卑关系,而不可能是平等的关系。
政治化城市与市民化城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建立在身份等级观念之上的城市,而后者是建立在平等契约观念之上的城市。二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前者是没有平等观念的,官大一级压死人。
国务院某个办事机构在全国征集科研课题,数十个知名教授辛辛苦苦撰写的研究报告,提交给委托单位之后,委托单位一个初出茅庐的处长,根本不了解学术的基本假定规范,上来就指手划脚地批评一番。这种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不正常,如此对待知名教授的研究成果,简直是大逆不道。
但是,仔细分析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的政治是典型的“处长政治”,在单位处长就是办事员。处长在单位内部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出于补偿心理,面对接受委托单位或者个人,他们一定会把内心里的情绪发泄出来。所以,在北京办事门难进、脸难看。在这样的城市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即使是心态正常的人,在北京呆久了之后,也会出现人格扭曲。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绝大多数资源集中在北京,所以,不少外地的教授都以能招收北京国务院各部委的处长作为自己的博士生而感到荣耀,而这样一来,北京各个办事机构的博士毕业生比例越来越高。如果给北京的处长们谈学问,他们可以拿出博士的头衔吓唬你;如果给北京的处长们讲道理,他们会地拿出红头文件给你讲政治。
官本位的城市
当然,这种说法当然有失偏颇,北京还是有一些良心未泯的人,支撑着这个城市不至于堕落下去。但是,如果不改变我国行政主导的改革模式,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资源配置, “胜者通吃”,缺乏起码的平等精神,那么,北京永远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城市。
现代化不仅仅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它还包括现代化的人格。北京实际上是一个官本位的城市,绝大多数北京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北京可以训练出职业性的微笑,可以制定非常繁琐的办事程序,但却无法塑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个城市树立的先进典型要么是不顾身家性命的冷血动物,要么是把做好本职工作当作惊天地泣鬼神先进事迹的道德滑坡标杆。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社会艰难转型的一个缩影。传统的等级结构与市场经济的尔虞我诈交织在一起,使北京乃至中国很容易形成权贵资本主义。分析北京的问题实际上是分析中国现代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

标题不是耸人听闻,今年尤为明显,有数据说话,不论是从公立学校还得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拿楼主所在的某城市来说,(也是个经济特区,但非深圳),这两年,学校里的中考状元,或者高考状元,基本家里都是条件很好的,上个月中考结束,我们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都是位列状元或者尖子生行列,平均分都是每门115分左右,这个月这几个家长们都商议暑假送孩子去参加一个澳洲的夏令营,当时很惊讶,这些家长都这么有钱吗?事实证明我多虑,这些家长都是开跑车的主,还有住别墅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之好,这样的家庭还出这样的孩子,真是锦上添花啊.
反观过去这今年,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多数也是家庭经济条件极好的,班上做班长的,或做学习委员的,也是家庭教养的很好,其实他们的成绩好,除了家教外,还有就是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私人家教等等,成绩能不好!再反观我们那个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几乎是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都是家里贫穷的厉害的,因为这个原因还一直是被学校老师做榜样宣传的,可是不出20年,世道已经变了,这几年来,尤为明显,要说学生的智力,差别真不是太多,但是,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再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从见识上来说,起跑线而言,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穷人就该比富人聪明?我小时候看电视看书,都宣讲地主家的孩子脑肥肠满,穷人家的孩子聪明好学,于是和我妈讨论时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别看吃的好,都笨,我妈说,谁说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聪明着呢,你读书读傻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傻子,父母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当然比寒门子弟容易出成绩。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在哪个国家,肯定是寒门难出贵子, 如果寒门容易出贵子,那么大家还追求富贵干啥?你去了解一下古代的状元有几个是寒门的?别说状元了,三甲里面有几个是寒门的?你想象中的教育是什么样的。绝对平等的?和父母绝对没有关系的?有没有想过寒门为什么是寒门?期待绝对平等的都是傻子,人类社会的规则就不是这样的。寒门怎么培养蒋方舟、奶茶妹、周冬雨之流。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古往今来,有几个有出息的 人是寒门出身?
古代有一句话叫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还是穷人家庭出来的多。穷山恶水出刁民。 什么逻辑, 家庭富裕的人的智商,活该就低吗?就不该上清北吗?现在人总喜欢打上脸谱,穷人就是善良朴实的,富人就是为富不仁的,谁说的,穷人耍泼刁钻的多的是,富人温文厚道的也不少. 人家爹妈奋斗的结果,很正常吧。古代读书好的也大多是江南地主家庭的。成绩一直和家庭成正比吧,什么时候成反比过?我感觉一般小县城或小城市,当官的,有钱的人家孩子一般都学习不好啥的;但事实上大城市,在学校里各方面最优秀的一批,都是家里还不错的,知识分子或者高级官员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倒不是说有钱请家教什么的,主要还是因为家庭教养和视野确实不同。
念书只是一方面,或者说挺不重要的一方面。利用权势在竞争中取胜,才是重要的方面。光学习比人家好根本没用,人家利用权势资源直接干翻你,这才是可怕的。这个可怕的是事实,天天上演。坦白的讲,读书没毛用。不过作为穷人,没背景的来说,也就只能读读书了。如果没其它的优势,比不读强点。我感觉很有用的,我们那个小地方普通家庭出身的的,名校硕博都还混得不错,没上过大学的,很多是做开出租,保安之类的工作。硕博就不能打工只能当皇帝啊?你没读书的话,现在可能在麦当劳当服务员呢。就中国的教育公平决对是最公平的,至少比美帝公平多了。那边还有个拼爹的Legacy Adminssion.  当然我承认中国也有部分红色家族的子女能进TOP,但那比例跟对岸比就是蚂蚁见大象。
在当下中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什么时候能随随便便成功了?低层上升的阻塞感。这个不是有定论了吗?在这里读书又能怎么样? 成功了么?毕业后的事情和学校关系不大.而且穷人的孩子即使靠奋斗上去了,也太不容易,且性格上也会养成很多缺陷,如狭隘敏感淡漠等。这十几年过去了,变化可谓更加剧烈。有资源的家长必然会为自己的子女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穷人愈加出于杯具的地位。寒门高士也许偶尔有之,但大多数的机会之门已经对寒门子弟关闭了或者说是逐步关闭了,这个拼爹的年代。马太效应。穷人家小孩越难越出人头地了。如今豪门未必出贵子,贵子大多出豪门!单纯有钱未必行,但是没钱必然然不行.这又回到中国的封建时期模式:读书的,做官的都是士族子弟,寒门子弟永远只能寒门种地;或者跟欧洲的贵族时代很类似:读书上学校只能是贵族特权,平民无资格。现在考大学不用努力,考985还是需要努力的,985出来怎么也比去富士康当流水线工人强吧。
大学扩招的本质其实是占据学位垄断地位的教育部敞开向全民贩卖大学学位。个人的想法是,在现在的经济现实下,是没办法单单解决教育问题的.讨论top x乃至985,211也是无意义的,况且一个潜在的趋势是,top x乃至985高校就业的困难性也在逐年加剧。问题是,下一个被抛弃的群体难道是中小城市普通家庭和大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么?985,研究生都扩了,就业困难当然会加剧。我的意思是现在研究生比扩招前的大专生就业好,不是说现在研究生比以前的研究生就业好。中国高考制度其实是偏向穷人的。真要是像美国那样大学自主招生,才真是断了穷人最后的念想。某些人自己就是被剥削阶级活在社会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维.民国难道不相当于换人么?跑去台湾的都是精英,留下来不是土鳖就是冥顽不化的,两岸起点就不一样.好东西往往失去以后才知道可贵。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

男人把心交给了世界,女人把心交给了男人。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在上天赋予男人的天职中,既有阳刚之气,又有责任感;既有进取心,又有征服欲。小时候,当我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父母就不厌其烦地教导,好男儿要志在四方,大丈夫要顶天立地。小学的时候看历史读物,最欣赏成吉思汗、彼得大帝,杀伐决断征战四方,上中学以后看了《侠盗罗宾汉》、《郁金香方方》,心目中更是滋生出了一种英雄情结——真正的男子汉,天生就是既征服世界又征服女人的。
男人在战场上攻城掠地,女人在情场上翘首以待;男人把无数的强敌打翻在地,女人则对凯旋而归的英雄以身相许。所以,征服欲是绝大多数男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雄性激素:战争年代,面对敌人,它让男人勇往直前;和平年代,面对事业,它让男人百折不挠。
每一个男人都希望自己就像那个骑着一匹快马绝尘而去的义侠佐罗,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既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女人。而面对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女人,一个好奇心很重的男人,身上的荷尔蒙、肾上腺、睾酮素都会急剧分泌!正如我在序言里所说的那样,男人都是野生动物。
睾酮素也就是雄性激素,它好比是人体内的油门踏板,男人天性好斗,热衷于竞争和冒险,对军事、战争兴趣非常,其实都和睾酮素息息相关。在极具对抗性和竞争性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拳击、摔跤以及足球、篮球等偏重于对抗性的体育赛事中,体内睾酮素含量高者总是占据上风。男人之所以比女人更具攻击性,更有征服欲.
男人追女人,与其说是向对方示爱,不如说是源于男人体内原始的征服欲。当一个摇曳多姿的女人在男人视线的周围随风飘荡的时候,后者立马变成了一头好斗的公牛,他要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他要毫不犹豫地拿下她!所以,男人要是动了追女人的念头,请相信,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爱,而是如何去征服,这是男女两性在恋爱初始阶段最大的心理差异,当女人爱上男人,满脑子都被浪漫的幻想和憧憬所包围,而男人一旦看上某个女人,就像锁定猎物的猎人,迫不及待地就要出击了!
女人是筑巢动物,她的生存法则是爱和亲密,男人就相对复杂很多,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职场上,他是把自己的真心隐藏很深的野生动物,好比是披着羊皮的狼,在男强女弱男欢女爱的情场上,他又是交织着好奇心和征服欲的野生动物。此时,这头狼蠢蠢欲动伺机待发。说穿了,男人眼中的情场无疑是一座角斗场,而男人则是雄性激素极其活跃、时刻准备着伺机而动的角斗士!
都说男人理性,其实这种说法很片面。在恋爱的初级阶段,男人就大都处于非理性状态,只要遇上令之怦然心动的女人,男人都想成为角斗士,从血脉贲张到疯狂出击直至追求到手!男人就是这样,既想征服世界,又想征服女人。陈彤说:“你不理解一个男人的征服欲,你就无法理解任何男人,如果把男人的一生比喻成战斗的一生,女人毫无疑问就是男人一生主要的战利品之一,战利品越多质量就越高,男人就越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无论是战场上,职场上还是情场上,男人都是角斗士。

男人对女人的性征服

男人之于女人也有了一种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体现在性关系上,男人对女人就有了一种支配权,支配权是男人征服女人的理由和依据。在人类进入父权时代以后,女人的性权力之于男人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不仅是性,女人也是男人的一种特殊性的财产。女人之于男人的存在价值不仅是生儿育女,同时女人还是男人性娱乐和身分地位的象征,女人的特殊性价值无疑刺激了男人对女人征服欲。成吉思汗的功臣木黎华说:荡平世界,统一乾坤,这是人生乐事。成吉思汗接着说:人生至乐,莫如杀灭仇敌,似摧枯木,夺他骏马,得他财物,并把他的妻女掠来叫她们侍寝伴宿!
男人征服女人的条件有时候正是造成女人的痛苦的原因。女人经济上和能力上以及观念上不如男人的现实让女人仍处于一种被征服的位置。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说:女人的肉体是男人创造的,女人虽然在理智和灵性方面与男人具有同样的天赋,但在肉体上女人的性是隶属于她的男人的性。女人就是男人的奴隶,女人的肉体是为了男人的生理需求而存在的——如果男人认为这种说法没错,他们争王称霸,通过武力来征服女人就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旧唐书》中记载:“开元、天宝……大率宫女四万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说坚战王有八万八千女人,每位女人还有三位女奴服侍,中国帝王少说也要有个“后宫佳丽三千”,那些女人之于帝王这个大流氓的存在就是被征服的肉体。普通流氓对美女的向往往往是通过抢占、欺骗、诱惑来实现的。
就是那些不是流氓的男人,对女人的肉体也有一种渴望,也想用自己的血汗钱和一身力量来征服女人。有人说,女人的肉体之于男人就象蚊子之于血的爱好,真的没说错。二战中被男人强奸的无数女人都是男人对女人征服欲的牺牲者,而那些男人不是蚊蝇是什么呢?男人对女人肉体的征服是建立在女人的痛苦之上的反人性的征服。二战时一位日本要主张扩军的议员说:增强国防,这是保障我们的女人不被外国男人强奸的事业。女人为什么让男人来保护?一是女人之于狼仍是危险的肉体,是被动的。二是因为女人仍是男人的一种不可侵犯的性财产,是需要男人保护才有安全感的弱者。